沉鱼落雁之容,羞花闭月之貌是指谁呀?”正道问。
游客说:“我知道,中国古代的四大美女是西施、王昭君、貂蝉、杨玉环。有沉鱼落雁之容,闭月羞花之貌。’沉鱼’讲的是西施浣纱的故事,’落雁’讲的是昭君出塞的故事,’闭月’是讲貂蝉拜月的故事,’羞花’讲的是杨玉环贵妃醉酒的故事。”

王昭君
“好,今天我们就看昭君出塞,青冢。有谁知道赞美王昭君的诗歌吗?”正道问。
游客说:“很多,我朗诵一下,清代诗人王循的《青冢》:
怨魄传青冢,灵风此黑河。黄沙迷古渡,翠霭护烟螺。
女子英雄泪,琵琶壮士歌。一心争不朽,莫谩蹙双娥。”
“好,这首诗说昭君是个“一心争不朽”的女英雄,具有雄才大略的奇女子。正道说。

王昭君博物院
“在昭君墓有幅对联:青冢有情犹识路;平沙无处可招魂。我们看,有平沙落雁之美的昭君,走上和亲的道路,这路迢迢心忐忑,这情深深意浓浓,这真是千古一叹啊!”正道说。
一、王昭君墓在哪里?
“王昭君墓在呼和浩特市大黑河南岸,是中国最大的汉墓之一。我们今天参观游览的景点有昭君墓、单于大帐、昭君宅、匈奴博物馆等。” 正道说。
二、主要景点是哪些?
正道说:“这就是昭君墓。建于西汉时期,我们看,墓体高33米,底面积13000平方米,是中国最大的汉墓之一。王昭君16岁入宫,出塞时是19岁,呼韩邪单于去世时是21岁,嫁给呼韩邪单于的长子雕陶莫皋11年,雕陶莫皋去世时是32岁,独居,33岁去世。远远望去,被覆芳草,巍峨壮观,一幅黛色朦胧、若泼浓墨的迷人景色。’青冢拥黛’是呼和浩特市八景之一。”
“这伟大的女人啊,这动人心弦的故事!”游客说。
“是啊,在历史上,昭君是有和好事业的伟大女性。在民间,昭君是美的化身。在文学上,昭君真千古的绝唱。在旅游上,是旅游胜地!”正道说。
“这就是单于大帐吧?”游客问。
正道说:“这是昭君墓景区的主要建筑物,是仿匈奴王庭所在地的建筑模式,主要演出昭君出塞、民族团结等文艺节目,展示匈奴文化的丰富内涵。”
“这就是昭君宅了吧。”游客问。

湖北省昭君村王昭君故里
“对,这就是昭君宅。它采用长江流域的建筑形式,将昭君故里,也就是湖北兴山的昭君宅按1:1的比例进行复制,包括使用过的楠木井、梳妆台以及有关的生产生活工具物品等。这里还有湖北编钟表演和茶艺表演。”正道说。
“看故居,想起了杜甫的诗《咏怀古迹之三》:群山万壑赴荆门,生长明妃尚有村。一去紫台连朔漠,独留青冢向黄昏。画图省识春风面,环佩空归月夜魂。千载琵琶作胡语,分明怨恨曲中论。”“这一个’怨’字是琵琶发出无穷怨恨之声,化作昭君的孤独之美。”正道说。
“和亲宫。这是汉代建筑,为游客接待中心,设施齐全,服务周到。”正道说。
“我们看匈奴博物馆。这一楼是昭君出塞,昭君与单于的蜡像,成吉思汗骑马雕塑、汉代土陶器等;这二楼是匈奴历史文化陈列和昭君艺术品展示。匈奴博物馆,是一部风雨兴衰的历史画卷,是大人和孩子共同学习的好去处。”正道说。
三、观景悟道
“王昭君生活的幸福吗?”游客问。
“我们看,王昭君16岁入宫长安城,公元32年坐上了青毡轿车驶向茫茫的大漠。思乡不得归。三年丧父,再嫁小单于,11年后再次守寡,33岁去世。王昭君是美貌绝伦的女子,是多灾多难的女子。
家乡秭归的菜花开了,遍地金黄。那美貌柔弱的小姐姐再也回不来了。幸福是一种感受,爱与被爱就是一种幸福吧。”
“真是:明妃尚有村,紫台连朔漠。青冢犹识路,平沙无魂魄。一心争不休,女子琵琶歌。凝脂化青冢,江山留颂歌。”正道一唱三叹。“听一曲梨花颂吧:梨花开,春带雨。此生只为一人去,道他君王情也痴。天生丽质难自弃,长恨一曲千古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