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故道古桑群,如今生态致富林

黄河故道古桑群,如今生态致富林

绿茵遍野,花闹枝头。在阵阵春风的“催促”下,夏津县苏留庄镇大片古桑树的枝头也开始萌生绿意。

3月29日,时近中午,64岁的葛玉忠骑着电动车,扛着铁锨,来到颐寿园景区内自家的桑树地里,这个时间,正适合给桑树锄草。

黄河故道古桑群,如今生态致富林

春天即将发芽的古桑树群。

葛玉忠是苏留庄镇西闫庙村民,在景区内,他有80多株古桑树,景区外还有100多株。“我们这里是黄河故道,遍地是沙土,正是因为有了这些树,沙土才被固定住。” 葛玉忠边干活介绍说,“桑树全身都是宝,去年仅桑椹就给我带来了近2万元的收入。”所以,对这100多棵古桑树,葛玉忠格外上心。

因此,为照顾好这些“宝贝”,葛玉忠和其他村民很舍得投入,每年都会购买不少农家肥施到树下,也会精心管理。

黄河故道古桑群。葛玉忠家的古桑树,属于夏津县古桑树群的一部分。那这些古桑树群是从何而来呢?

夏津,古时地处黄河渡口,周定王五年(公元前602年),黄河在淇河、卫河合流处决口,滔滔黄水,由南而北,第一次流经夏津境域。尽管当地多次疏理河道,筑堤挡水,但泛滥的黄河水,仍像难以驯服的野马一样,四处溃堤决坝,导致灾害迭起,逐渐在当地形成了长39公里、宽300-900米,总面积22.6万亩的黄河故道。

故道全是沙土,所以每有风起,都会沙尘满天。“无风三尺土,有风沙满天,关门盖着锅,土饭一起咽”的民谣,是当地恶劣环境的写照。风沙使土地无法产出、民不聊生,当地人口急剧减少,最少时仅有4000多人。

在长期与风沙斗争的过程中,夏津人民发现桑树生命力极其顽强,根深可达4米,在干旱半干旱荒漠地区也能生长,具有强大的防风固沙和保土功能。因此,桑树成为夏津治理风沙的首选树种。

黄河故道古桑群,如今生态致富林

树龄超过600岁的古桑树。

夏津黄河故道古桑树群种植时期跨度很大,较为突出的三个历史时期是元、明、清朝。特别是康熙十三年(1674年),在朝遭贬的朱国祥就任夏津知县,发现此地“地半沙滩、不宜稼禾”,便晓谕百姓“多种果木,庶可免灾而裕才用”。经过他的提倡,最盛时期夏津境内有桑树8万亩之多,历史记载“此间树木繁盛,援木攀行二十余里”。夏津人走出了以桑治沙、植桑造林恢复生态的成功之路。

曾历经数次砍伐。在防风治沙、食不果腹的年代,桑树给了当地百姓生机。但在民国中期至21世纪初期,这片古桑树群曾遭到三次严重破坏。

第一次,日伪时期,借助繁茂的树林和起伏的地势,土匪在此常有出没,当局为剿匪,砍伐了大量树木。第二次,解放初到文革期间,因以粮为纲,古桑树又遭劫难,只有地形复杂、沙岗众多的村庄,古树才得以幸免。第三次,21世纪初期,因桑椹保鲜困难,致使果实运不出去,效益不高,古桑树又被大量砍伐。

历经数次砍伐,如今的夏津县,古桑树群遗留面积有6000多亩,主要分布在苏留庄镇域内,百年以上的古桑树仍有20000余株。

古桑新生,成为生态致富林和农业系统的重要典范。2018年1月,“山东夏津黄河故道古桑树群”以其生态、经济、文化、社会和遗传学的重要价值,通过了联合国粮农组织评审。同年4月,联合国粮农组织为这片中国树龄最老、规模最大的古桑树群正式授牌,颁发了“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证书。

黄河故道古桑群,如今生态致富林

依托古桑树群,当地建起的温泉度假村。

依托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这一“金字招牌”,夏津吸引投资超50亿元,建设了温泉度假村、旅游小镇、桑文化博物馆、朱国祥纪念馆、黄河故道文化传承馆等重大文旅项目,并连续十五年举办椹果生态文化节,成为鲁西北冀东南的旅游新地标,年吸引游客超过260万人次。

大量游客的到来,极大促进了当地桑农的收入。1992年出生的刘尚波,是苏留庄镇前屯村村民。他介绍说,桑椹不易保存,因此成熟季,当地每斤桑椹只卖5毛钱左右,当天如果卖不完,只能倒沟里。大量游客上门后,桑椹成了很受欢迎的伴手礼,除了鲜食,桑椹干格外畅销。去年,尽管有疫情影响,但刘尚波还是销售了10多吨桑椹干。大量游客采摘,加上加工厂收购,去年当地鲜桑椹每斤价格超过2元,大量像葛玉忠一样的桑农不仅再无卖难之忧,而且年年收获满满。

黄河故道古桑群,如今生态致富林

游客正在采摘香甜的桑椹(资料图)。

为充分挖掘“一株桑树”的价值,当地已建起古桑产业研究院,系统开发古桑系列产品。据该院办公室副主任曹茹介绍,以产业院为核心,目前当地已研制出了椹果酒、椹果食品、桑叶茶、桑黄四大类约200种产品,并创造出许多山东好品。

而通过产品研发,夏津打造了“夏津椹好”区域公用品牌形象。其中,夏津椹果获评“中国特色农产品优势区”“国家地理标志性商标”“省级知名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夏津桑黄”也通过地理标志保护产品认证。

新的时期,夏津古桑树群正迎来新生。山东省农业农村厅农村合作经济指导处郑莉介绍,夏津黄河故道古桑树群系统,开创了因地制宜、以桑治沙的可持续农业发展模式 ,已成为兼顾生态治理和经济发展的沙地农业系统的重要典范 。

大众报业·农村大众记者 王星 通讯员 董玉龙 邓美平

(1)
上一篇 2023年4月7日 上午11:20
下一篇 2023年4月7日 上午11:23

版权声明:本站发布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发现本站有涉嫌侵犯您的权益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