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沿着黄河去旅游」(14)汉武帝创造的潮流——帝王间盛行

「沿着黄河去旅游」(14)汉武帝创造的潮流——帝王间盛行

从高禖庙出来,沿着黄河边的乡村小道,看着两边连绵葱郁的黄河湿地,欣赏着大小形状不一的水面镶嵌在渺茫大地,一路往南。不久,左手是汾河,右手是黄河,两河相聚不久,也就到了万荣后土庙。

「沿着黄河去旅游」(14)汉武帝创造的潮流——帝王间盛行

汾河入黄

汾河入黄

现在的万荣县是1954年由旧荣河、万泉两县后并而成,荣河在西,万泉在东。旧荣河县,前身是战国魏汾阴邑,从秦汉至唐代初年,这里绝大多数都叫汾阴县。汾河之北为阳,汾河之南为阴。因为在汉武帝时期这里曾经两次获鼎,到了唐玄宗时期,重祭后土,又有两件铜鼎出土,任性的皇帝干脆把这里改成了宝鼎县,到了宋朝,宋真宗也来这里祭后土,为了向世人展示“寡人亦有尧舜禹三代之德”,采用《尚书》中“荣光出河,休气四塞”之句,将汾阴县改成了荣河县。

万荣县县名的变迁其实就是皇帝祭祀后土的小传。

「沿着黄河去旅游」(14)汉武帝创造的潮流——帝王间盛行

从后土祠俯瞰黄河

兴立后土祠

古代祭祀后土属于郊祭,也就是在国都的四郊。祭天在南郊,祭地在北郊。但汉武大帝不一般。当时,大美中国的大一统刚刚完善,为了守住这大一统,更要学大禹治水禹迹天下来圈地划界,名其为巡狩封禅,他沿长城、黄河、长江,一路祭祀山川,告诉诸神“这地儿归俺刘氏天下,承蒙关照”,一路寻仙访药视察军国大事。

汉武帝以来的西汉祠畤(zhi 古代祭祀天地五帝的固定场所),前后加起来,700多个。其中地位最高,名气最大,要数甘泉泰畤,汾阴后土祠和雍五畤(祭五帝)。这三大祠,只有后土祠虽屡兴屡废,但两千多来,依然保持着祭祀。汉武帝的郊祭,与“五年一巡狩”的封禅活动相配,其活动半径达200公里。

后土祠的兴立,与黄河发大水有关。当时有人向汉文帝建言:周朝的鼎亡于泗水中,现在黄河洪水频发,就是因为鼎没,现在汾阴那疙瘩老冒金宝气,是周鼎欲出。皇帝大人您在此立庙,临河祭祀求鼎,鼎出河平!(我在家闷头想了一个月,想破了我的金刚大理石脑袋,也想不出沉在泗水里的东西如何飞入黄河?)

汉文帝16年(前164),文帝在此修庙,祠河求鼎。爷爷如此,孙子自然踵其事,在此设立后土祠,奇迹发生了,此地竟然两次出鼎,分别为前116年和前113年。兴奋的汉武帝视其为祥瑞,改元,称元鼎元年,汾阴县也易名为宝鼎县。果不其然,当年夏天,供事的后土祠巫锦就在祠外又发现了一件大鼎,立即送往甘泉宫,供人朝拜。

「沿着黄河去旅游」(14)汉武帝创造的潮流——帝王间盛行

山门过厅戏台

出鼎的秘密

各位客官,千万不要以为身份尊贵的人在黄河边烧香念叨,就能出鼎,否则万荣的黄河岸边早就摆满了香炉。

之所以出鼎,那是因为这里曾经是秦汉以来的汾阴古城,是魏国开国君主魏文侯所建,曾经是魏国的都城,直至迁到安邑(今夏县)。到了汉朝,这个城先封给周勃,再后来改为汾阴县。隋朝以后,汾阴县城迁到距这儿5公里远的宝井村。

「沿着黄河去旅游」(14)汉武帝创造的潮流——帝王间盛行

东道家戏台,西佛家戏台

品字戏台

东为道家台,台前对联为:前缓声,后缓声,善哉歌也; 大垂手,下垂手,轩乎舞之。西为佛家台,台前对联为:空即色,色即空,我闻如是; 画中人,人中画,于意如何?

据此不远是汾阴古墓堆,除过历史上那几次发现的鼎外,清同治年间曾出土过春秋时期一套12枚编钟和一个镈钟。61年考古勘探,共发现116座墓葬,并出土春秋时期吴国铜器王子于戈等。如今的汾阴古城其北、西、南三面早已没入黄河之中,只有东墙还留在岸上,也就在今后土庙的西侧。

千百年来,河道变迁,汾水从北向南摆动,黄河从西向东摆动,水移城毁祠圮。汉武帝所立的脽上祠早已没有踪迹。现在考古发现,宋后土祠在唐后土祠的南面,金代后土祠曾发生火灾,秋风亭被毁。元明重建,明万历年间,汾水冲岸,庙宇倾圮。清代,黄河三决,后土祠三度被淹,最后落在了现在的位置。

「沿着黄河去旅游」(14)汉武帝创造的潮流——帝王间盛行

【从东西二台中间就能看见过厅戏台,后土祠最牛的是三台同唱,东西叫板拼戏】为创潮流,不遗余力

武帝时有三大祠,雍五畤是袭用周秦故祠,甘泉泰是利用秦代宫苑,唯后土祠,是汉武大帝“前无古人”的匠心打造。鼎发现后,汾阴县易了名,年号改了,汉武帝亲自作词,写了一首《宝鼎之歌》,歌词中唱道:“景星显见,信星彪列。象载昭庭,日亲以察”。

「沿着黄河去旅游」(14)汉武帝创造的潮流——帝王间盛行

不知道,这是否是当年的流行歌,但无疑绝对位列年度十大金曲榜首。

自得宝鼎,武帝就认为去泰山封禅的机会到了。于是元鼎四年(前113),汉武帝本来是到郊祭雍五畤,祭祀完毕后,却说:青、黄、赤、白、黑五帝我都祭了,后土不祭,于礼不合。这是旁边的方士又添油加醋地说:最近几天来,汾水旁边有红光如纱,极其神奇!武帝按捺不住好奇心,于是率众臣工及祭祀之人,来了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

「沿着黄河去旅游」(14)汉武帝创造的潮流——帝王间盛行

后土圣母庙内景

皇帝可以任性,下面的官员却被搞得七荤八素。当时的河东太守没收到上边的通知,却听闻皇帝一来到自己的地界儿,脑袋一下变成十个大,想不开撩挑子自杀了。第二年,这样的闹剧又一次上演。汉武帝祭雍五后,兴致一来越过陇坻西行登上崆峒山。陇西郡守见汉武帝来得突然,无法供应皇上随从官员的饭食,感到惶恐,也自杀而死。

「沿着黄河去旅游」(14)汉武帝创造的潮流——帝王间盛行

后土祠内景

汉武帝第二次来祭祀后土,相对就从容多了。他先在陕西大荔县的朝邑镇(古临晋)祭完河后,坐船到山西的蒲津渡,然后一路向北来到的后土祠。祭祀结束后,还与众大臣、嫔妃们泛舟于汾河中流,秋风徐徐,丝竹悠扬和着船工们的号子此起彼伏,空中秋雁鸣归,身边软语温存,汉武帝诗兴大发,写了慷慨激昂亘古有名的《秋风辞》:秋风起兮白云飞,草木黄落兮雁南归。兰有秀兮菊有芳,怀佳人兮不能忘。泛楼船兮济汾河,横中流兮扬素波。箫鼓鸣兮发棹歌,欢乐极兮哀情多。少壮几时兮奈老何!

「沿着黄河去旅游」(14)汉武帝创造的潮流——帝王间盛行

因秋风词而建的秋风楼

历史上有说武帝一生曾五祭后土,也有六次、八次不等,但历史记载汉代天子亲祭后土17次,唐代3次,宋代3次。金元时期,外族入主中原,后土也不是他们的土地,但为了平水患,求祥瑞,还是遣官来祭。到了明代,天子忙着守国门,君王拼命死社稷,祭后土这么重要的事岂可延误,嘉靖皇帝干脆在京城建了个地坛以祭后土。据传,嘉靖皇帝的子嗣不旺,就与他不来山西祭后土有关。当然也正因为如此,才有了山西的广誉远——定坤丹的兴旺。

「沿着黄河去旅游」(14)汉武帝创造的潮流——帝王间盛行

张仪古道,当年张仪就是从这条路出去,开始游说各国

潮流不止

现在的后土圣母诞辰之日(农历三月十八)和十月初五都有庙会。作为爱玩的各位客官,要么选择春天来,赏祭后土大典,看千年古庙会,在善男信女摩肩接踵的祁祷声中,品寻千年古韵连绵的奥妙。

我更欣赏在八九月份来,重走汉唐皇帝祭土路线,走浦津渡,看黄河大铁牛,然后一路逶迤北上,祭祀完自己心中的后土后,看汾河与黄河交汇,再去湿地边的农家乐,品一品黄河有机大闸蟹。那个肥美哟,口水已流三千尺!

「沿着黄河去旅游」(14)汉武帝创造的潮流——帝王间盛行

请看下集:《沿着黄河去旅游》(15)

你许我阳光明媚,我许你一世深情

(0)
上一篇 2024年1月26日 上午11:24
下一篇 2024年1月26日 上午11:35

版权声明:本站发布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发现本站有涉嫌侵犯您的权益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