汾城古镇——褪色的繁华

汾城镇,位于山西省临汾市襄汾县西南部,距襄汾县城18公里。这里唐初为尉迟公的封地鄂公堡,帅府即为县署。近堡的尉村,则是他的职田庄,如今尉村人还是尉姓居多,据说是尉迟恭的后代。唐贞观七年(633),太平县移治敬德堡,即今汾城镇。后因全国有三个太平县,故而又启用其古地名“汾城”。

1954年,山西省将原襄陵县和汾城县合并,改为“襄汾县”,从此汾城由县治变为县辖大镇。历史上有“金襄陵、银太平”之美称,这是汾城商人的另一个称呼。他们自成一系,谓之为“太平帮”,商人们走南闯北创下的这金字招牌,他们较晋中一代的商人更早的走出去,可谓是誉满江淮叫响陕甘。

据说赵氏孤儿、夜平晋国、汾阴迁民、鲁班造塔、王通施教、李牧守孝等都发生在这儿。走进汾城古镇,仿佛穿越了一条时光隧道,各个时代的建筑荟萃在一起,其完整保留着中国古代县级城市的布局,署衙、学宫、仓储、寺庙、店铺、民居、塔、楼、桥梁等不同类型的建筑一应俱全。城西布置有文庙、学宫、试院、学前塔;西北布置了城隍庙、魏侯祠、娲皇庙、观音堂、仓储等;城东布置县署各司衙门、关帝庙、刑狱等设施。

监察坊

古镇的十字街上民宅栉比,店铺林立,全部是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的建筑,那个特殊年代的标语,不再鲜红,在时间的冲刷之下隐约也露出陈旧的时代感。这里仿佛是世外桃源,没有高楼大厦的突兀,只有四合院的朴实平和。城中心的钟鼓楼、学前塔也许是这个古城不多的高建筑,却诉说着曾经的兴衰荣辱。

由于历朝的建设,使汾城留下了大批的古建筑,被誉为山西省十大古建群之一,总面积大约为二万平方米。以鼓楼为中心依次由北向南排列为城隍庙、文庙、明伦庙、鼓楼、学前砖塔、县衙大堂、关帝庙、社稷庙、洪济桥、城墙等。

文庙大门

汾城城隍庙 位于西门内路北,与文庙一路相隔,是明洪武二年知县葛洪奉诏建造。

明太祖朱元璋登基之后,为了巩固对地方的统治,对城隍的祭祀特别重视。首先于洪武二年正月大封城隍,在全国按王公候伯的爵位封了六个王,首都南京是“承天鉴国司民升福明灵王”,开封的为显圣王,临濠的为贞祐王,太平(即今汾城)的为英烈王,和州的为灵护王,滁州为灵祐王,都是正一品。各府城隍为“威灵公”,正二品,州级为“灵祐侯”,正三品,县级为“显祐伯”,正四品,比阳间的县令还要高三品。

从此,每届太平县令到任,都按规定斋戒拜谒,对城隍爷宣誓就职,保证廉洁奉公,爱民如子。同时,每逢水旱疫疾也都前往祷告,以求全县平安,风调雨顺。

城隍庙占地4千平方米,虽不像文庙那样鸿篇巨制,却也建筑完整,保留了元、明、清三代风格。城隍庙前东西两牌坊,其建于明代,修于清代,皆四柱三楼式。东坊书额为“鉴察坊”,西坊书额为“翊镇坊”。

城隍庙大门

正门口的砝华砖雕琉璃照壁,上面的那幅对联倒是透出看透生死的哲学思考:“人化物物化人变化无穷,生了死死了生生死不息”,两边竖立着道光十八年的双斗石质旗杆,正面阴刻对联,“分帝乘权,彰善庳恶;代天宣化,护国庇民”,落款是道光十八年丁酉科举人王湧题书。

城隍庙的正门是面阔五间的四柱三楼木构牌坊式结构,木雕工艺豪华而雅致、灵巧生动,让人叹为观止。“城隍庙”三个字苍劲端庄,使行者不得不驻足而生敬畏之意。其上书“显佑伯”,表明此庙中所奉供者乃是县级城隍神。其下雕镂花纹中雕花拼字“云龙祠”。

离正门一米处,有倒座过街戏台,唱戏时搭铺木板即可,同时还有很好的音响效果。更为传奇的是戏台的大梁是一根整木梁,粗壮简介。戏台的前半部分,石雕木刻工艺细腻,房檐下横木上雕有富贵牡丹,丰满华贵;中间雕刻的福禄寿三星高照,形象生动。还有那细密实排的九硒斗拱组成的六出纹画板,更是精巧绝伦。整座戏台,繁复瑰丽,不同凡响。

献亭整体建筑稳健优美,舒展大方。这里每逢城隍祭日,善男信女祭祀时摆放供品焚香礼拜的地方,至今,仍存有清道光十八年的石质长条供几,置放在它东边百米之外。

正殿面阔五间悬山琉璃瓦顶,五颜六色,光彩夺目,有明显的明代早期风格。其鴟吻、鱼龙、花草神兽、仙人彩阁至今保存完好,是非常典型的明代琉璃艺术品。

看见眼前这些宏伟高大的建筑,你能想像到昔日香烟缭绕繁华热闹的场景,那完整的建筑群和棵棵环抱不拢的参天古柏,仍然散发记载着其历史的年轮。富丽华彩的戏台,虽然沉寂了许久,仍仍会有丝竹雅韵隐约传达出来,清音可人,绕耳不绝。

文庙 建筑面积为6千平方米,始建于唐,元代至元六年重建,明清修复,现在建筑为明代建筑。整个建筑坐北朝南,二进院落布局。主要建筑有影壁、棂星门、泮池、大成门、名宦祠与乡贤祠,东西两庑,月台、大成殿、藏经楼、崇圣祠组成。这里解放后被当做粮仓,建筑虽然保存完整,但彩色泥塑却早已倒毁不存。

文庙正门现在汾城小学内,所以大家都是从后门而入,直接面对大成殿的后背。庙内现存有明清重修石碑8通,有两尊笔法苍劲,是明代书法大家文征明传世的墨宝,系文征明为当时身为汾城县令的同窗好友所题。棂星门建于明正德年间,内外有八根斜撑石柱,柱底八只卷毛狮子煞是可爱,柱身浮雕云龙和鱼,意味着鲤鱼跳龙门。正面匾额“棂星门”,背后“金声玉震”。东侧是魁星楼,穿过棂星门,饱览过石门柱上的蟠龙石兽,过泮池,经状元桥,穿过戟门进入正院,大成殿就巍然耸立面前,古柏挺拔,露台依然,左右两侧庑殿完好。

古时生员入学叫“入泮”,不论家境贫富,都要举行“入泮仪式”。池上拱桥叫状元桥,跨过状元桥意味着“脱掉蓝衫换紫袍,脚踩云梯步步高”。据县志记载,从宋代到清代,本地一共出了47位进士,316名举人,179名贡生……从京官到地方知县,明清时,本地共有421人,成为古太平历史上的荣耀。

县衙大堂:这里原是尉迟敬德帅府所在地,唐贞观七年太平县治迁到后就驻在这里,后历朝历代屡屡毁于战火,清兵入关,又是一把火将之烧毁。直到康熙十五年(1676),新县令吴轸到作之后,才有启动重建,历时六年,建成了非常宏伟的建筑。上世纪五十年代,大堂被作为粮库,全部砌筑封闭,才有幸保留至今天。当年的太平县署,几乎占去了太平县城的东南半壁,可惜这些皆已成为昨日的辉煌。

社稷庙 社稷庙建于1811年。现在有东西厢房、献殿、大殿、钟鼓楼等。社为土地之神,稷为农业之神,自从周朝以来社稷并而祭祀,反映了我国古代以农立国的社会性质。“太平县社稷的祭祀开始于明代洪武年、筑土为坛,称社稷之神。”这个文物,现在被镇中心医院所包围。

洪济桥 其建于金大定二十二年(1184),是一个廊桥,下面是桥,上面是廊,18根石头柱子托起来一个非常漂亮的长亭子,高约两丈。长约十米,宽有一丈多点。桥的两侧有围栏。可惜桥下并无河流踪影,早被淤泥荒草代替。周围的民房已经连片。

小贴士:

古人学子们的开学典礼——入泮礼:在古代,凡是新入学的生员,都需进行被称为“入冸”的入学仪式。《礼记·王制》记载:“学童首先换上学服,拜笔、入泮池、跨壁桥,然后上大成殿,拜孔子,行入学礼。”入泮礼的大致流程是:

1、“正衣冠”。学童们一一站立,由先生依次为学童们整理好衣冠。先正衣冠,再做学问,看来这是古人们的共识。

2、入太学,敬孔:恭立片刻,向孔子像行拜师礼,献祭六礼束修:芹菜、莲子、红豆、枣子、桂圆、干瘦肉条。感悟师道的传承,表达对老师的尊敬。

3、拜师:在圣人像前,向老师行三拜礼,表示接受老师教诲,后学生间相互鞠躬,表示互帮互爱。

4、净手。学生们将手放到水盆里,正反各洗一次,然后擦干。洗手的寓意,在于净手净心,去杂存精,希望能在日后的学习中心无旁骛。

5、 亲供。学生填写“入学登记表“,写下自己的“年龄、籍贯、志向、爱好等”。

6、 传书教字:老师指导学生用毛笔字书写“正”字,旨在教育学生端正态度,学习做人做事道理。

7、拜谢指引老师,礼成。

经历了这样的仪式之后,标志着学生们正式成为了孔门弟子,从此便踏上了“路漫漫其修远”的求学之路。

(0)
上一篇 2024年1月20日 上午11:29
下一篇 2024年1月20日 上午11:36

版权声明:本站发布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发现本站有涉嫌侵犯您的权益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