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彩非遗 | 杞县:非遗技艺走马灯 六代传承守匠心

多彩非遗 | 杞县:非遗技艺走马灯 六代传承守匠心

“我最大的愿望是做好走马灯,把制作走马灯当作一辈子的事业,推动走马灯产业化发展,将非遗技艺一代一代传承下去,让非物质文化遗产永葆生命力。”2024年1月23日,在河南省开封市杞县圉镇镇蔡邱屯村,60岁的邱红卫在教儿子制作走马灯时开心地说。只见邱红卫熟练地在明代木版刻画上涂色,对白纸进行拓印,然后对拓印的图画进行着色。不一会儿,一个漂亮的灯笼图案就完成了。

多彩非遗 | 杞县:非遗技艺走马灯 六代传承守匠心

往灯笼上贴“福” 杞县融媒体中心供图

灯笼是蔡邱屯村的一种民间艺术,已经有100多年的历史。每年的农历正月十五元宵节,人们都挂起象征团圆的灯笼,来营造一种喜庆的氛围。蔡邱屯灯笼是综合了绘画艺术、剪纸、纸扎、刺缝等工艺,利用当地的高粱秆、麦秆、薄纸等材料制作而成。经过历代灯笼艺人的继承和发展,形成了丰富多彩的品种和高超的工艺水平。从种类上分,有宫灯、纱灯、吊灯等,还有供人们观赏的走马灯。从造型上分,有人物、山水、花鸟等,制作的灯笼图案以红绿颜色为主,图案内容皆为古代故事,构图线条具有浓郁的汉代风格。现存有5套制作精细的明代灯笼画模板,包括“豹头山”“银联会”“父子三杆枪”“孙膑下棋”等,这些模板质地坚硬,制作精美,细如毫发,尤为珍贵。

多彩非遗 | 杞县:非遗技艺走马灯 六代传承守匠心

走马灯成品 杞县融媒体中心供图

走马灯,古称蟠螭灯(秦汉)、仙音烛和转鹭灯(唐)、马骑灯(宋),是中国特色工艺品,也是传统节日玩具之一。走马灯属于灯笼的一种,灯中点燃的蜡烛产生气流使轮轴转动,烛光将画像的影投射在屏上,图像便不断走动,看起来好像几个人你追我赶一样,因此得名走马灯。走马灯蕴含着深厚的传统文化,表达着老百姓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它常见于除夕、元宵、中秋等节日悬挂在家门口,用于祈祷来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阖家平安,使节日的喜庆气氛更加祥和。

走马灯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内容在神话、民俗、工艺美术等领域占有重要的位置。走马灯分别由骨架、旋转轴、转轮等零部件构成,需要经过制作骨架、制作旋转轴、制作转轮、修剪图形、往旋转轴上绑挂图形、糊纸、安装排风扇、安装装饰品等多道工序,纯手工制作一盏走马灯大约需要两天。它制作工艺的复杂,体现了中国古代劳动人民的心灵手巧和勤劳智慧,是一项珍贵的文化遗产,对于了解和探讨地域文化、民俗风情以及中国文明发展史具有重要的意义。

邱红卫是该村走马灯的第六代传承人。受祖辈影响,他从小就热衷于走马灯的制作,他那双布满老茧的手,是他与走马灯朝夕相伴的见证。邱红卫制作的灯笼种类繁多,包括走马灯、吉利灯、传统灯笼和小红袍等。平日里,他会带着两个儿子一起学习灯笼制作技艺。邱红卫表示,未来他将继续秉承祖传的匠心,收集学习更多传统文化精粹,并将传统文化和现代元素相融合,将走马灯的制作技艺传承下去。

为了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持续扩大民间工艺美术文化的影响力,蔡邱屯村计划于2024年2月6日至2月15日线下线上同步开展2024中国(杞县)“红色水东”传统灯笼艺术节活动。活动将组织“首届民间灯笼工艺美术文创作品设计大赛”,并举办丰富多彩的民俗活动,通过网络直播、全媒体推送等方式,努力把传统灯笼艺术节打造成具有影响力的旅游品牌节会。(来源:云上杞县客户端)

(0)
上一篇 2024年1月30日 上午10:27
下一篇 2024年1月30日 上午10:37

版权声明:本站发布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发现本站有涉嫌侵犯您的权益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