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赵三交史话 | 顺义夫人亦不群:蒙汉民族团结的象征

燕赵三交史话 | 顺义夫人亦不群:蒙汉民族团结的象征

明自正统以来,国势浸弱,以“土木之变”为界,明王朝由盛转衰,进入了中后期。这一时期,瓦剌势衰,鞑靼重振,特别是达延汗在位时又重新统一了蒙古诸部。但达延汗去世后,蒙古又陷入了分裂,俺答汗在其中脱颖而出,拥精骑十余万,雄于诸部,事实上成为了蒙古各部的共主。俺答控制了西起河套,东至兀良哈三卫的广大地区,农牧业发展及人口的增殖,都要求与明廷进行互市贸易,以牲畜换取布帛、粮食、生产工具等,但明廷采取绝贡闭关政策,加之一些粗暴做法,俺答不时在边地进行掳掠,东入蓟、昌,西掠忻、代,游骑薄平阳、灵石,至潞安以北,自嘉靖辛丑(1541年)以来,扰边者三十年,由于俺答汗以吐默川,即河套地区为根据地,故史书上常称其为“套寇”,成为明王朝的心腹大患,乃至一度挺进北京城下,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庚戌之变”。 嘉靖后期,江南沿海倭寇十分猖獗,牵制了明朝大量兵力和精力。同时,俺答几乎每年扰边,有时一年数次入边,与倭寇一北一南,遥相呼应。明王朝陷入两线作战的境地,时人有“南倭北虏”之说。明廷因蒙古不时犯边,更不愿开市以示弱,以致双方的矛盾日益激化而不得解决。但关系的死结,在隆庆四年(1570年)出现了转机,起因是隆庆四年(1570年)十月,俺答之孙把汉那吉来降事件。而这事件究其根源,则是源于三娘子。

把汉那吉,为俺答第三子铁皆台吉之子,自幼父母双亡,由俺答之妻抚养成人。把汉那吉聪慧过人,能言善辩,甚得俺答喜爱。俺答先为他娶了比吉之女,由于二人关系不洽,又为他另聘了兔撦金之女。

三娘子(1550—1613),蒙古名为钟金,明朝人记载称“克兔哈屯”或“也儿克兔哈屯”,原为俺答外孙女,秉性聪慧,秀丽可人。嘉靖四十八年(1569年)嫁于俺答。本来三娘子已受襖儿都司之聘,但俺答贪于三娘子美色,夺为己有。襖儿都司十分愤怒,将攻俺答。俺答自知理亏,许诺将把汉那吉所聘兔撦金之女偿之。把汉那吉闻讯大怒,遂率妻子与阿力哥等十余人南逃,至大同镇所属平虏卫败胡堡(今山西平鲁县境)叩关请降。

大同巡抚方逢时闻讯即刻上报总督王崇古,王崇古将把汉那吉留在大同,抚慰照顾备至,手下人担心引发边衅,纷纷表示反对,在如何处置把汉那吉的问题上,朝中众臣也意见纷纭,莫衷一是。高拱和张居正二人力排众议,全力支持王崇古的意见,并举出明成祖封哈密忠顺王和忠义王的故事,主张允许俺答封贡,同时加强兵备,以防不测。穆宗这才下定了决心。隆庆五年(1571年)三月,明蒙之间达成了封王、通贡和互市的协议,史称“隆庆和议”,封俺答为顺义王,准许各部向明朝通贡,双方在大同、宣府、山西三镇的长城互市。

隆庆和议结束了自明初以来蒙汉之间长达200余年的战争局面,谱写了蒙汉友好的新篇章,对加强我国的民族团结和对我国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形成和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它在政治上、经济上的意义要在汉唐的“和亲”之上。正如《明史》卷三二七《外国·鞑靼传》所言:“自是,(俺答汗)约束诸部无入犯,岁来贡市,西塞以宁”。在隆庆合议的签订过程中,三娘子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隆庆和议”后,三娘子辅佐俺答主贡市,诸部皆受其约束。方孔炤《全边略记》卷二亦言:“先是,三娘子在俺答时,自练精兵万人,夷情向背,半系娘子”。在她的极力维护下,蒙古诸部与明王朝的互市贸易繁盛一时。仅以张家口堡为例,根据官方的统计数字,在隆庆五年6月13日至26日不到半个月时间里,张家口堡官方交易马匹1993匹,价值白银15277两,平均每匹马7.67两。当时马,根据年齿、腰身尺寸分为上、中、下三个等级,以四岁以上、八岁以下、三尺六寸以上者为上。上等马每匹白银12两,中等马10两,下等马8两,而最下等的老弱及病的马匹,不得进入市场。从价格上看,实际交易中马匹的价格远低于规定的价格。我们知道,价格一般是由供需关系决定的,马匹价格的降低,说明当时涌入市场的马匹数量已超出了明王朝一方的需求量。这还只是官方交易,由于明官方不可能完全收购这些马市上的所有牲畜,更无从满足蒙、汉各族民间的各种需求,于是明廷允许乃至鼓励民间在一定地域和时间进行私下贸易,这些市场称为“民市”或“私市”。商人和一般平民用银、钞或实物直接与蒙古人交易马、骡、牛、羊、皮毛等物,交易范围和种类比官市更为丰富。一般情况下,官市完毕后才允准进行私市。明朝为了鼓励商人到市场进行交易,广召商贩,任其贸易。布帛、菽粟、皮革等商品,自江淮、湖广辐辏塞下,明廷因收其税,以作为对蒙古的犒赏之费。在上揭材料中,张家口堡私市马骡牛羊数量达9000,远远超过了官市(官市为马1993匹)。张家口马市的繁荣可见一班。

燕赵三交史话 | 顺义夫人亦不群:蒙汉民族团结的象征

张家口堡马市图,采自《清史诗画》。

俺答晚年多病,事无巨细,均由其妻三娘子决断,实际上三娘子已掌握了土默特部的军政大权。万历九年(1581年)十二月,俺答死。明廷以王礼,赐祭七坛、采币十二双、布百匹,以示优恤。其子辛爱黄台吉,继承了俺答汗的大号“彻辰汗”,并袭封顺义王。辛爱年老且病,欲按照蒙古族的习俗娶庶母三娘子,三娘子不从,率众西走,辛爱自追之,导致贡市久不至。对于这一变故,宣大总督郑洛考虑到三娘子在蒙古诸部中巨大的影响力,若其与辛爱发生内讧导致蒙古部众分裂,则辛爱即使拥有王位也徒劳无益,力主三娘子下嫁于辛爱,乃遣人对三娘子说:“夫人能下嫁顺义王辛爱,将不失恩宠,否则塞上一妇人耳。”明确表明了朝廷对辛爱的支持态度。在明政府的压力下,三娘子从大局出发,只得听命。本来在俺答生前,辛爱极力反对贡市,但在获悉明廷对他的支持后,态度大变,对贡市转而十分积极。万历十三年(1585年),辛爱死后,撦力克、卜失兔相继承袭顺义王,但都是三娘子实际上掌蒙古各部军政大权,凡主贡市者三世。在三娘子的带动下,撦力克于万历十五年(1587年)和三十一年(1603年)两次设誓重申了俺答汗与明朝的盟约,并增订了四项新的规定。

据查继佐:《罪惟录》列传之卷二八《三娘子》载,三娘子,“幼颖捷,善番书。曲眉秀目,面有一黑子,耳坠大环,冠席帽,如卤王(指俺答汗),其像尝图入中国,大率上青线半臂,下绛裙,袜而不鞋,腰悬一刀,项挂白数珠,坐藉地,干达大义”。“善番书”,指擅长蒙古文字,表明她受过良好的本民族文化教育。但她同时十分喜好汉服饰,仰慕汉文化,曾发愿表示如有来生一定要转世为中原人。她曾多次至长城以内,视宣大总督吴兑如父,多次致手书于吴兑,索要中原衣冠以及金珠翠钿等首饰,吴兑也总是有求必应,隨市给与,以敦和好。蒙古诸部中,有的不听约束,欲入明境骚扰,三娘子预先告知吴兑,督府得以预作准备。她深得部众爱戴,约束各部遵守俺答生前与明廷达成的约定,在她的努力下,自宣大至甘肃不用兵者二十年。

三娘子汉装像。

万历十五年(1587年),三娘子被明朝诰封为一品忠顺夫人。清末民初诗人傅增湘《咏昭君墓》一诗云:“麟阁云台盖世勋,论功一例逊昭君。若从边塞争芳烈,顺义夫人亦不群”,诗中将三娘子与汉代出塞和亲的王昭君相提并论,即是对三娘子对维护民族团结功绩的充分肯定。

万历四十一年(1613年)四月,三娘子病逝,享年64岁,明廷遣使给予赐祭七坛的隆重祭典。包头市美岱召的“太后庙”是为纪念三娘子而修建,庙内灵堂供有三娘子的骨灰,俗称“三娘子庙”。张家口人曾在长城来远堡外为三娘子建庙,里面奉祀她的牌位以及遗物蒙古靴,充分显示了蒙汉人民对维护民族团结、加强蒙汉经济、文化交流作出了巨大贡献的三娘子的爱戴。

燕赵三交史话 | 顺义夫人亦不群:蒙汉民族团结的象征

三娘子庙塑像,位于大境门内。

(作者系河北省社会科学院研究员、《中华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史料汇编·河北卷》课题组成员)

(0)
上一篇 2024年2月1日 上午8:57
下一篇 2024年2月1日 上午9:19

版权声明:本站发布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发现本站有涉嫌侵犯您的权益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