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届中国成都国际非遗节开幕,聚焦四川非遗系统性保护亮点

第八届中国成都国际非遗节开幕,聚焦四川非遗系统性保护亮点

本届非遗节有何看点?

作为促进高层次对话交流的国际平台,第八届中国成都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节将于10月12日至10月16日在成都举行。

第八届中国成都国际非遗节开幕,聚焦四川非遗系统性保护亮点

中国成都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节创办于2007年,是世界范围内首个以非遗为主题,以推动非遗保护事业为宗旨的大型文化节庆活动。2009年经文化部同意永久落户成都举办。

本届非遗节由文化和旅游部、四川省人民政府等单位主办,以“共享履约实践 深化文明互鉴”为主题,将围绕《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发布20周年,策划开展五洲非遗、神州非遗、巴蜀非遗、云上非遗四大板块内容,邀请来自全球68个国家和地区的900余个非遗项目、5000余名嘉宾及传承人,共享非遗盛宴。

第八届中国成都国际非遗节开幕,聚焦四川非遗系统性保护亮点

绵竹年画

据文化和旅游部国际交流与合作局副局长石泽毅介绍,自创办以来,成都国际非遗节已累计举办了2000余场活动,邀请9000多个非遗项目参展、600余支表演队伍参演,吸引130多个国家(地区)和非政府组织的近6万名代表和2000多万市民游客现场参与,成为引发国内外积极关注的一项国际非遗盛会。

石泽毅说,成都国际非遗节体现了中国政府作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缔约国对非遗保护工作的高度重视,是宣传非遗保护成果、交流非遗保护经验的国际盛会,同时也是展示和推广中华民族优秀文化,推动西部地区开展国际文化交流合作的重要渠道。

加强非遗系统性保护

四川取得了哪些新成效?

四川素有天府之国美誉,巴蜀文化源远流长,世居于此的14个民族,生活紧密联系、文化交流交融,用勤劳和智慧共同创造了丰富多彩的巴蜀非物质文化遗产。近年来,四川省大力实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发展工程,推动非遗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推动非遗连接现代生活,四川非遗系统性保护取得了新成效。

第八届中国成都国际非遗节开幕,聚焦四川非遗系统性保护亮点

彝族服饰

全省现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遗代表作名录项目8项(中国蚕桑丝织技艺(蜀锦)、格萨(斯)尔、藏戏、羌年、中国雕版印刷技艺(德格雕版印刷技艺)、藏医药浴法、中国皮影戏(四川皮影戏)、中国传统制茶技艺及其相关习俗(南路边茶制作技艺、蒙山茶传统制作技艺))、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153项、省级1132项,有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105人、省级1062人。

第八届中国成都国际非遗节开幕,聚焦四川非遗系统性保护亮点

川北大木偶

有哪些非遗保护的典型案例?

杨华珍,出生于四川省小金县的藏族姑娘,从小就开始跟随母亲学习藏族编织挑花刺绣这一传统技艺。工作后,杨华珍成为了一名摄影记者。2008年5月12日,四川发生汶川8.0级地震,杨华珍第一时间赶往灾区拍摄报道,倒塌的家园和人民眼中的绝望让她痛苦不堪,她想用自己的力量帮助她的同胞,帮助他们重建家园重新生活。

经过一番慎重考虑,她向报社申请辞职,组织当地十八名刺绣能手开展增加收入重建家园的计划,并创立阿坝州藏族传统编织挑花刺绣协会。十八位绣娘中有的来自藏族,有的来自羌族,民族的差异直接导致了绣法和刺绣风格的差异。经过她和团队的不懈努力,创立出了融合了“羌绣”和“藏族编织、挑花刺绣”这两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藏羌织绣。

第八届中国成都国际非遗节开幕,聚焦四川非遗系统性保护亮点

藏族编织挑花刺绣工艺

杨华珍认为,传统手工艺可以通过生产走进生活,更能与时尚结合,用艺术为时尚赋值,提升审美品位和文化内涵;反之,时尚也能为传统工艺提升知名度,打开更广阔的生存空间。近年来,杨华珍与植村秀、星巴克、环球影业、爱马仕等国际品牌开展IP授权合作,让曾经养在深山人不识的传统手工艺,绽放出更加夺目的光彩。

位于成都市崇州市道明镇的竹艺村,因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竹编(道明竹编)而得名。近年来,竹艺村坚持“用文化延续未来、让艺术点亮乡村”理念,在传统川西林盘中植入休闲业态、消费场景和体验空间,把道明竹编这一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转化为文旅产业的发展资本,不仅提升了人居环境和居住品质,为游客营造出可进入、可参与、可体验的空间,更为村民提供了就业岗位和创业机遇。

第八届中国成都国际非遗节开幕,聚焦四川非遗系统性保护亮点

道明竹编

丁春梅出生在道明竹编世家,其父丁志云是“道明竹编”非遗传承人,从小她就受父亲的影响,深爱着竹编这一传统手艺,她认为作为非遗传承人的子女有义务把道明竹编传承下去发扬光大。2014年,丁春梅与父亲一同创立“丁知竹”,开始为竹编这一古老技艺探索更好的市场化路径。

“把以前别人看不起的竹编变成不可复制的工艺品,这就是创新。”丁春梅说,“以前我们编织的多是农具,比如花篮、果盘,现在是文化创意类的作品,耳坠、手提包、时钟、家具、大型摆件……做的是时尚。”

“成都漆艺”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尹利萍,思考得最多的是如何让漆器与现代生活相结合。

第八届中国成都国际非遗节开幕,聚焦四川非遗系统性保护亮点

成都漆艺 成都漆艺

成都漆艺发轫于商周,成熟于汉,兴盛于唐,绵延于宋、明、清而不断发展。漆器防水、耐高温、耐腐蚀,还有着抑菌功效,是实用性与观赏性兼具的手工艺品。

“以前中国人生活中很多东西都能上漆,我们在继续探索、研发新产品,比如与雕塑、装置艺术等跨界结合,打开另一个新天地。”她说。

(0)
上一篇 2024年1月17日 上午9:01
下一篇 2024年1月17日 上午9:14

版权声明:本站发布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发现本站有涉嫌侵犯您的权益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猜你喜欢